人工智慧正快速走入生活,而最新加入行列的是,來自新創公司 Sunday 的 AI 家事機器人 Memo。Memo 並非冰冷的金屬人形,而是一款長得像卡通角色、親切感十足的 AI 機器人,它擁有圓圓的頭、插座般的眼睛、頭戴帽子的造型,再搭配柔軟的矽膠外殼,讓其成為孩子跟長輩都不會害怕的人工智慧助手。

All images courtesy of Sunday
除了使用矽膠包覆外,Memo 的底部以輪子平台移動,全身結合感測器、鏡頭、馬達與 AI 控制系統等,可以在家中自主巡航,辨識家具、物品及設備位置。最重要的是,它具備可以從地板伸展到約 2.1 公尺高的機械手臂,不管是撿起散落的玩具、分類物品、收拾杯盤,到搬運衣物等,全都能靠 AI 自動完成。Memo 在「外型親切」與「人工智慧應用能力」之間取得了完美的平衡,這也是它能真正走進家庭的關鍵之一。

Memo 最強大的地方,不是它的硬體,而是它的 Skill Capture Glove(行為捕捉手套)。當使用者戴上手套做一個動作,無論是把餐具放進洗碗機、分類襪子,或是使用咖啡機,Memo 就會透過感測器記錄並學會這個動作,所以它不需要遠端操控,也不需要工程師寫程式,只要看你怎麼做,它就會自己學起來。

Memo 的進步相當快速,在 2024 年它只會整理鞋子,到了今年,它已經會收拾碗盤、裝進洗碗機、分類食物殘渣、整理衣物,甚至還會操作義式咖啡機。藉由 AI 行為資料、空間 3D 地圖和動作模仿演算法,Memo 還能在陌生的空間(如 Airbnb)找到桌子、廚房位置,自主完成任務,完全不需要重新設定。這種模仿式 AI 學習與家庭數位化結合的方式,讓 Memo 成為「越做越聰明」的家用人工智慧夥伴。

Memo 的動作速度刻意被調整得很慢,確保家庭使用的安全,令人想起了《動物方城市》的樹懶,反而顯得可愛;它的手臂力道經過 AI 控制,不會破壞物品,也不會夾到人;矽膠外殼則避免硬碰硬的受傷風險,全面減少使用者疑慮。新創公司 Sunday 的長期目標,是打造一台能在每個家庭運作的 AI 家事機器人,讓人類真正從日常瑣事中解放,並宣告人工智慧走入家庭的時代正式來臨。
Want More: 超萌柔弱型機器人NICOBO!日本Panasonic推會撒嬌、放屁的療癒機器人 台灣遊戲《沉沒意志》劇情結局、玩法攻略&設計團隊
Source:Designboom、Sunday
Editor:Andrew